提起杏坛,大家总会想到:水乡、龙舟、龙母文化......总之印象大多离不开“水”,也离不开在水上的船。沿着小河一路走,小舟荡起波浪,更荡起水乡人家的惬意和朴实。但你一定想不到,在杏坛历史上,除了小舟,还刻着舰艇的威名!
是的,你没听错,杏坛曾经走出过造舰专家,他来自杏坛古朗,名叫伍景英!
出生于1890年11月14日的伍景英天资聪颖,在1905年到广州投考黄埔水师鱼雷学堂。当时,恰好遇上清廷海军部在英国订造“肇和”、“应瑞”两艘练习舰,在烟台、南京、马尾、黄埔四海校各挑三名学生赴英留学。学业优秀的伍景英自然而然地入选了,随后远赴海外两年多学习造舰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德国的飞船、潜艇封锁英国。先进的技术对战果的巨大影响,给伍景英留下了极深刻印象,同时也坚定了他的信念,那就是:“一定要学好专业技术,报效祖国”!
正如一般的大学应届生一样,毕业后的伍景英也火速找到了一家企业开始他的工作探索之旅。第一站,他选择前往美国电艇公司,专心研究潜艇,两年多后,转入朴茨第一期海军船厂继续研究潜艇的设计、制造。这几年的经历让伍景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,课本上的学识和实际上的实践操作融会贯通。不忘初心的他在大学毕业五年后回国,斗志满满想要“反哺”祖国,因此也被海军部派往上海江南造船所供职。
人才在哪都会受到欢迎和重用,伍景英随后任广州海军局造船总监。但伍景英和上海的缘分未尽,由于当时社会局势变化,他又再一次返回上海,出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浦东分厂机器部工程师。1927年,再回广州被广东军事厅任命为造船科科长,专门负责舰船的督造,设计制造60吨级和220吨级炮舰,前者有仲元号、仲凯号,后者有坚如号和执信号。他和上海缘分深,与广州更是如此。纵使中间一度辞职前往香港,最后还是应邀回到广州,担任离职前的同一个岗位“广州第一舰队司令部技正”。
时间快进到抗战期间,此时的国内战争已经不再是冷兵器的主场,各式舰船、鱼雷等热武器轮番登场。伍景英的能力让他备受关注和信任。在柳州任粤桂江防司令部担任雷械修造所上校所长的伍景英,曾设计制造各式水雷用以封锁广东六门航道,他设计出来的武器顺利投入到前线使用,士兵们还利用他的“智慧结晶”在中山炸沉了一艘敌舰。
抗战胜利后,伍景英还当上了老师,把他的满腹才华传授给更多的“后来人”,在广东海事专科学校担任该校的轮机系主任、教授。伍景英在校教授造船学,船舶结构设计学,船舶锅炉学,自编讲义,还著有《造船理论》一书。此外,他还给航海、渔捞两系授课,经常带领学生上船或去工厂实习。一个人担任多学科教学,确实了不起!
当然,教师是他人生中锦上添花的“浓厚一笔”,而设计制造艇船才是他人生中最华锦的那一部分。伍景英在此后身居要职,1954年还主持设计了一艘80吨木质炮艇,可谓初心不改。
伍景英一生勤奋,一生爱专业、爱学生,也一生坎坷,时局动荡下,他虽然时常身不由己,但高风亮节始终不变。他奋斗一生,就是为祖国的富强作出贡献,实在值得我们为他点赞!
来源:顺德城市网
|